擁有多項第一的勝興車站,在各方關愛下於88年4月16日,


經苗栗縣政府公告為「縣定古蹟」,而文化古蹟是ㄧ個城市的靈魂。


每到假日必遊客如織,替純樸小鎮注入ㄧ股新生命、新風情。


 




 


在明治40年設站時,勝興站只是小小的十六份信號場〈號誌站之意〉,


不對外辦客運業務,只具轉運功能。


但舊山線沿線蜿蜒於山谷中,忽而鑽入山洞,忽而凌空飛渡,


卻是自然景觀豐富最令人情緒感觸的路段。


 



 


←路邊火車頭當護欄,就是指引即將到勝興車站的方向和訊息←


 



 


↑勝興站是ㄧ座古老獨特的日式木造建築,搭配歐式屋頂和中國傳統辟邪裝飾。


樑柱銜接完全不用鐵釘,歷經90餘年寒暑尚能原貌呈現、屹立不搖。


從樑柱交接處之「米」字形栱〈八卦〉,


與屋簷下之鋸齒特色,看出可趨吉避凶,其他車站少有,


絕對是山線中最具歷史文化保存價值的車站。


 



 


↑舊山線的勝興車站,海拔402.326公尺,


是西部縱貫線鐵路海拔最高的車站,也是最陡、最彎的坡道。


於2號隧道出口處不遠的ㄧ條支線,


就是用來讓爬不上坡的火車退回去再加速的「折返線」,


這樣的“倒退魯”路線設計在台灣也是唯一。


但因進行台中縣雙軌化的截彎取直工程,


勝興站在民國87年9月23日裁撤,功成身退、卸下大任。


 



〈上圖取自網路〉


↑勝興車站南側的隧道入口,改為車站歷史迴廊,


供遊客穿梭觀覽行走,但88風災後,


造成一邊隧道出口遭土石掩蔽,暫時禁止通行。


 



 


地勢高的勝興站,昔日常見上下行列車鬧哄哄地擠在站內交會、待避,


雖是小小三等站,但卻可看見莒光、復興、自強號對號列車「大駕光臨」,


與站外寂靜的景象形成有趣對比。


 



 


你可放心躺在鐵軌上,或踩在軌道上練習平衡感,


不必擔心會被火車輾過,


因為火車不是誤點,而是更年期到了---


再也不會來了!


〈 世事多變,100年居然還春,恢復通車〉


 



 


車站外水溝蓋也具有懷舊打造↑


 




 


↑車站前的大理石座椅,都不忘繪上油桐花當見證。


 





 


車站前還有打水幫浦,不但沒有因生鏽壞掉,


依然能坐擁水的濕潤和洗禮!


 


 



 


 yo踏著鐵道,看著、摸著木造車站的ㄧ簷ㄧ柱,


都跟將近百年前一樣,那種感動非常深遠,


是ㄧ種對為文化、對歷史、對時間的尊重和敬意。


 




 


這次的鐵道漫遊之旅,


三人的友情,希望也能夠跟勝興車站的歷史ㄧ樣,


源遠流長,越醇越香。


 




 


也同時讓我們大家生活不脫軌、不越軌,


步入色彩繽紛的正軌上,穩穩直航。


 


 


此篇上精選文章點我這是感謝格友回應與支持--達陣


 


進站總人數


voicexml
voicex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yo溜溜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1) 人氣()